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

東京 - 隅田川(すみだがわ)

每一個城市發展都有一條美麗河川貫穿,例如法國巴黎塞納河(River Seine)、英國倫敦泰晤士河(River Thames) 、澳洲布里斯本布里斯本河(River Brisbame),東京的隅田川(すみだがわ)。而一個城市最為繁榮的地方總是水岸及河邊,聯繫河川兩岸的橋樑造型在水岸城市發展中格外重要。東京隅田川上的橋樑所採用的橋體種類相當多元,也相當程度的表現了東京的都市變化,使得隅田川有「橋樑博物館」之稱號。當然此次東京考察之行不能錯過「橋樑博物館」的隅田川,前往東京著名觀光地淺草(Asakusa),搭乘觀光遊艇沿東京隅田川下行,一直到日之出(Hinode)棧橋及台場(Taiba)海濱公園,沿線可看到許多日本的各式各樣橋樑,包括拱橋、各型斜張橋、吊橋及傳統橋樑等。日本橋樑工程讓橋樑除具交通功能外,亦可成為觀光休憩景點之具體作法,兼具教育與休閒功能,實值得我們學習與效尤。沿線各橋名稱包括吾妻橋、駒形橋、厩橋、藏前橋、JR總武線橋、兩國橋、新大橋、清洲橋、隅田川大橋、中央大橋、佃大橋、永代橋、勝鬨橋、灣岸高架橋、彩虹大橋及京浜大橋等。
臺北市過去100年的發展過程也是從西側的淡水河開始,逐漸地向東側開發,臺北市豐富的河域資源,具備水岸城市的優質潛力。因此臺北市把「重新活化水岸周邊區域--特別是淡水河系」列為首要推動的政策,目標是打造一個兼顧經濟、環境及社會永續發展的生態都市。希望把臺北市的水岸改造為景觀優美、生態永續及親水生活的新社區環境。因此具吸引力淡水河岸景觀,應加強橋樑及河岸夜間照明及推動河岸地區都市更新,東京隅田川經驗實值得我們學習與效尤。
中央大橋(鑽石型斜張橋)

沒有留言: